6月9日,在山东省民政厅举办的全省社会事务工作培训班上,我市以《提质增效优服务 守正创新惠民生》为题作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临沂市在殡葬改革、婚姻登记、流浪乞讨救助、残疾人福利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果,为全省社会事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临沂样本”。

殡葬改革:全链条惠民 树文明新风
临沂市以“惠民礼葬”为核心,在全省率先实现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等10项基本殡葬服务全免费,切实为群众减轻治丧负担。通过“追思会”文明治丧模式,推动丧事简办,6000余个红白理事会覆盖城乡,25家入选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提升公墓管理水平,8个项目入选全省生态安葬试点,联合多部门健全完善殡葬管理制度,构建起规范化、生态化的殡葬服务体系。
婚姻登记:场景赋能 倡婚俗新风
兰山区打造“最美婚姻登记机关”,“吾家有喜”品牌入驻城市综合体;莒南县“爱情主题公园”融合文旅产业,费县依托红色资源建设家风教育展馆,形成“一域一特色”服务格局。创新集体颁证仪式,打造集体婚礼基地,今年已举办47场特色活动。创新“婚小音”智能小程序、流动登记小队等便民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调解成功率达45.17%,以“小窗口”推动“大民生”。
流浪救助:精准施策 织密保障网络
构建“市县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网络,设立40处“沂蒙爱心湾”临时救助点,发动环卫、志愿者等力量参与街面巡查,推动救助服务“靠前一步”。深化“启明星”寻亲品牌,通过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技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返乡,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台账,从源头减少重复流浪。
残疾人福利:精准保障 托稳幸福底线
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今年已发放补贴1.75亿元,惠及22.56万人。构建“社区康复+就业帮扶”,莒南县“1+3”服务模式整合养老、社工资源,临沭县多渠道助力残疾人就业,费县打造“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友好联盟”。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2%,累计服务4.39万人次,助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供稿:办公室 郭凯强 社会事务科 魏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