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2022莒南民政 | 锐意革新 砺行致远
2022-02-07 10:02   审核人:

2022年莒南县民政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各项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基层群众解愁,进一步夯实民政事业发展根基,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确保民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促进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发展动力,调高民生温度,践行为民核心追求、催生民政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及社区治理体系

一是聚焦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健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和培育发展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优势作用。

二是创新社区发展治理体系,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推进村改社区全面完成。

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

一是提升孤困儿童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孤困儿童保障政策,强化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依法开展儿童收养登记工作。有序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等关心关爱活动,提升孤困儿童幸福感。

二是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聚焦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职责,进一步健全体系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构建具有莒南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格局,全力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

聚焦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对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的,按照规定程序及时纳入相应救助保障范围;对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条件的,按照申请受理、调查审核、资格确认等程序,做好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时跟进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低收入家庭认定和救助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制度修订,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探索完善“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方式。

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一是筹建县级养老服务中心。计划总投资1.18亿元,总规划占地面积120亩,一期建设7栋楼,床位400张,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建成后可为全县有需求的老年人及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居家养老,将居家养老服务向乡镇、中心村纵向延伸,打通县镇村三级壁垒,实现城、镇、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

三是加强养老机构监管。全面强化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建设,并加大对养老机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服务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检查力度,推动养老机构清除隐患,规范提升。

抓好社会事务规范化

一是大力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婚育一件事”,方便服务群众;创新婚姻家庭辅导模式,提高婚姻幸福指数。

二是提高全县公墓使用率,继续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制度;完善公墓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公墓的园林化水平;做好智慧殡葬终端设备的培训和信息录入工作;做好全县监控平台的招投标工作,加强全县的公墓管理和安全。

三是提高财政一本通社会化发放使用率,保障财政惠民补贴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发放,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政策,加强"跨省通办"等动态管理,积极探索困难重度残疾人居家照护服务。

推进慈善社工发展

筹划镇街社工建设工作,集社会救助、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城乡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等需求,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救助工作站、未成年人保护站“三站合一”或“多站合一”职能,2022年全县达到“一镇一站”,实现镇街社工站全覆盖。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