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市委政府、区委区政府、市民政局部署要求,围绕“富强精美新罗庄”任务目标,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增进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福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任务目的
1、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是保障兜底政策总体平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二是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加快“E站通”社会救助体系数字平台应用。三是落实救助体系动态调整,完成困难群众救助保准提升任务。四是强化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开展孩子寒、暑假“心灵加油站”等活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区未成年人保护氛围初见成效。

2、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一是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步伐,将辖区内公墓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审批手续。提升凤凰窝公墓,建设区级公墓,扩建墓区25亩,建设穴位4128个,为城区街道拆迁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加强现有公益性公墓管理工作,提高公益性公墓使用率。三是加强红白理事会管理力度,开展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工作,发挥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打造省级社会组织创新基地建设,力争召开省市级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现场会。二是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三是强化社会组织监管,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新建党支部10个,全面开展社会组织审计监管工作。四是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倡导社会组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力争全区47处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真覆盖真达标。二是探索街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力争全区8个街镇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三是加大现有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5、提升慈善救助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实施慈善救助“十大品牌”项目,扩大慈善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二是做好“六个一”为重点的“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完成六处示范点建设。

6、强化村(社区)规范化运行。一是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二是抓好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建设,强化对村级权利和事务的全流程管理。三是开展城市社区工作者配备和培训工作,提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党建规范化引领,以党的领导铸魂。一要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五小为民”活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水平。二要抓好党领导下的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三要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提升监督执纪作用力。
2、提高自身素质,以队伍建设强基。一要突出本领提升,落实区委区政府“342”工作法。二要加大对街镇的服务和指导力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三要统筹现有民政资源,合理摆布现有民政力量,做到分工明确、职能清晰、高效运转。
3、依托信息平台,以智慧民政赋能。一要重点开展“E站通”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建设,推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次告知、一键核对”服务,最大程度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