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统筹推进“大养老、大救助、大治理、大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民政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在巩固基层政权中的基础作用,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奋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
1.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构建“大养老”体系
2.提高社会救助能力,构建“大救助”平台
3.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构建“大治理”模式
4.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构建“大服务”格局
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构建"大养老"体系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实现配建率、运营率、达标率100%。
探索建立智慧化康养平台,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智能化管理水平。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增加养老服务体量,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压紧压实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构建"大救助"平台


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
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办理"机制,推行社会救助"一张表单"服务模式。
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和主动发现机制,全程帮办代办,为困难群众提供"足不出户"的上门服务。
探索"物质+服务",引导慈善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队伍等多元化参与,增强困难群众自助能力。
构建"大治理"模式


做好新当选村委会成员岗位培训工作,提升两委成员履职尽责和基层治理能力。
持续做好村务公开工作,推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社区治理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引入第三方评估和信用评级制度,加大引导培育力度。
稳妥做好地名管理服务,持续整治不规范地名,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
构建"大服务"格局


完善公益性公墓审批手续,建立公墓管理长效制度,推进移风易俗,推广简洁文明的丧葬礼仪模式。
推进婚俗改革,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引导新人共同维护婚姻家庭。
推动"社工+志愿者"协同服务模式,扩大社会参与度,激发慈善事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