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沂水县根据省市关于培育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有关要求,创新社区社会组织“1234”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社会慈善力量为补充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架起了党员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1”:党建引领明方向

党组织领办,始终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带头领办社区社会组织,增强社区社会组织公信力,牢牢把握住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正确政治方向。党员做骨干,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选优配强社区社会组织成员,从党员骨干中推选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当好社区社会组织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党建入章程,要求所有备案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将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章程,明确党建工作要求,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的要成立党组织,不符合成立条件的由社区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


“2”:内生外引促规范
内生添活力。在社区管辖范围内开展深入摸底调查,了解掌握社区内原有社区社会组织情况,修订出台新的《沂水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简化备案流程,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登记,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合开展培育帮扶,形成县级抓指导、街道抓帮扶、社区抓建设的培育发展模式,目前社区已备案登记社区社会组织277家。外引学经验。根据社区资源禀赋,对应引进已登记注册、影响力大、发展规范县管社会组织42家,与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通过联合组织到社区开展多样化服务,为社区社会组织在活动策划、组织实施、规范运行方面作出专业化示范,既扩大了县管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又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取得了互促共进的双赢效果。


“3”:三方支撑强保障

加强资金保障。通过“社区服务经费划一块、争取部门助一块、撬动社会力量捐一块”的方式,统筹资金92万元,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方式,对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运营管理进行支持。提供技术扶持。链接持证社会工作者38名,到社区开展专业化社工服务,对社区社会组织成员进行业务培训,亲身为社区社会组织做项目服务示范,引导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打造平台支撑。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安家”工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培育孵化、资源支持、项目承接、资金代管、人员培训等一揽子服务,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


“4”:四类服务创品牌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品牌。依托社区寸草心志愿服务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快乐成长中心等,开展“情系桑榆”老年人服务、“快乐童行”儿童青少年成长、“暖心港湾”特殊人群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区群众1000余人次。“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协商品牌。依托社区协商议事会,将社区社会组织纳为社区协商参与主体,坚持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原则,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激发多方参与社区事务热情,参与协商处理社区难点、热点问题132件,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共创平安”社区治理品牌。依托社区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乡贤志愿服务队、减灾防灾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等,开展防范邪教、防电信诈骗、儿童防溺水、疫情防护等活动475场次,增强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为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罩起“防火墙”。“文化铸魂”精神文明创建品牌。依托社区书画院、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喜事新办志愿服务队、社区科普教育中心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普宣传、体育竞技、群众教育等活动336场次,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文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