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救助,让弱有所扶更温馨----沂水县救助管理站开放日活动
2022-06-20 17:36   审核人:

无偿救助 自愿受助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满意度,沂水县救助管理站积极响应民政部开展的“救助,让弱有所扶更温馨”为主题的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近年来,沂水县救助管理站积极探索救助管理新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救助管理服务机制,成效显著。沂水县救助管理站运行九年以来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680余人次。

注管理更重服务。实现从注重管理向更重服务转变,救助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进一步细化规范救助管理工作流程,对新入站人员做好入站登记管理台账,100%上传“全国救助寻亲网”,录入“全国救助网络管理平台”,及时进行指纹采集;在市级以上报纸及时发布寻亲公告;与公安联动,通过公安人脸比对系统进行人脸比对查找、为长期滞站人员全面落户,无法查明身份人员100%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做好寻亲登记,在每日头条上推送寻人启事,帮助其尽快找到家人。生活上,为他们换新衣服、洗澡、安排食宿,让他们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完善救助管理服务体系。创新“网络化”、“市民随手拍”、微信公众号等救助管理新模式,以 “全国救助网络管理平台”为依托,努力整合城区、乡镇、村、公安等有关救助资源和救助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救助服务体系,全面拓展救助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群众平台,初步建立了全县流浪乞讨人员街头巡查组、环卫工人、志愿者等组成的救助服务体系。在“大救助”格局下,为救助对象提供统一的救助平台,增强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达到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

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公众参与。积极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善、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对于寻亲人员,耐心劝导,维护家庭团结。邀请各界爱心人士到救助管理站实地参观,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改善管理和服务,强化硬件设施建设,让流浪乞讨人员“有家可归”。发动市民随手拍这种立体化、多样化的救助手段,建成公众皆参与、救助内容全覆盖、救助信息都共享,多方联动、多层配合的网格化救助网络。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