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临沭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团结带领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服务大局,努力开创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工作新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
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党建引领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坚持把“三会一课”与“主题党日”“双报到”等结合,优化思路、创新手段,推动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与业务能力提升紧密融合。坚持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三会一课”坚持学、教育基地实践学、党员集中深入学等载体,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主要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推动大会关于民政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加大社会救助
牢牢守住民生保障底线
建立健全困难群众长效救助机制,不断整合救助资源,拓宽社会救助渠道,探索“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积极引导慈善机构、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依托镇街办事窗口、村居(社区)公开栏、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码上通”二维码、入户走访等形式,加大救助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缩小到1.28:1, 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8%。


推进养老服务
着力提升社会幸福指数
推动我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推动建设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镇街、村居(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推动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5%,农村幸福院规范化运营率达60%以上。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375户。持续发挥养老服务创新领域典型“幸福颐养”品牌作用,不断增强全县老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好社会服务
全面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落实部门和属地责任,持续推进全县殡葬市场和农村公益性公墓管护使用整治工作,倡导简约多样婚礼形式,举行结婚登记集中颁证仪式或集体婚礼,引导婚姻当事人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逐步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救助合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做好发现救助、寻亲安置等工作;完善分类保障制度,做好全县孤困儿童的申报审核、福利发放及各类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发放办理流程,加强信息核查比对,实现动态管理,做到发放人员和发放金额双精准;



服务基层治理
积极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党领导的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加强村级民主决策工作,推广“阳光票决制”工作经验。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标准配备社区工作者,通过考一批、选一批、转一批等有效措施,确保年内至少要达到核定总量80%以上。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相关办法,年内至少对社区工作者轮训1次。


引导社会组织
推动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继续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沂蒙百花开”专项行动,发展第二批培育对象2-3家。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按照不低于4%的比例开展抽查检查,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清理僵尸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等专项行动。鼓励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数量不低于总数的10%。推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走深走实,镇街全部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或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作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