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沂南县被确定为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单位后,将“加强‘沂南有名’品牌建设,设计地名文化保护标识,贴近群众地名文化服务,赋能地名特色产业发展”列为《沂南县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工作方案》工作任务之一。根据“乡村著名行动”工作部署,结合沂南县地名文化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定,近日,沂南县正式公布了沂南地名文化保护标识。
下图为标识:

标识释义
沂南地名文化保护标识以“沂南有名·名扬沂蒙”工作品牌为主题,以沂南的首字母“YN”为设计基础,以“红”“绿”“古”“蓝(泉)”为主要色调,采用简洁抽象的手法进行融合设计,直观展现沂南“古韵红魂”“红绿接蓝(泉)”“蒙山沂水”等特色地名文化内涵。
古韵红魂,以绿映红,展现沂南地名特色文化。“Y”的首笔为太阳,整体为红色,取自阳都故城、红色沂南,是智圣故里、红嫂家乡的集中体现;“Y”轮廓为人物造型,代表社会力量,与“N”结合为“名”“民”“蒙”的首字母“M”,也是汉字“(地)名”“沂(南)”“乡(愁)”以及蒙山的抽象造型,体现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主题,也体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两字母颜色以绿映红,代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沂蒙精神。
红绿接蓝,山河古建,推广沂南地名特色农旅产业。“N”整体为绿色,代表“沂南黄瓜”“孙祖小米”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体现沂南地名特色的绿色农业产业;红绿搭配、红墙绿瓦是传统古建筑文化代表,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方三条河流,代表沂河、汶河、蒙河汇聚沂南,也代表竹泉、温泉等地名特色旅游地;颜色为蓝色,寓意源远流长,延续文脉,传承基因;与上方山体造型结合,象征沂蒙山区;河流与左上方红色太阳交相辉映,抽象造型为偏旁“⻌”;上方“卬”造型被“⻌”造型半包围,是“迎”字的抽象造型,寓意欢迎全国各地客人来沂南开发地名特色农产品,打卡沂南地名特色文化旅游地。
保护文化,打造品牌,传承沂南地名文化遗产。标识中,圈内山河、古建等实体均为地名文化保护对象;外圈为古棕色,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颜色一致,代表沂南县要按照《地名条例管理》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圈外底部为沂南县“沂南有名·名扬沂蒙”地名工作品牌,字体为“颜体”,体现了沂南作为颜真卿祖居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标识发布后,将用于地名文化保护宣传活动和地名特色农产品、文旅产业推广等,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各类企业、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推动地名管理和地名文化更加贴近服务群众,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下一步,沂南县将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创新宣传平台和载体,引导社会力量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地名文化保护标识的丰富内涵,让标识入眼、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让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推动更加富裕美好沂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