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经验交流丨罗庄区民政局:探索“433”工作法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10-01 16:34   临沂市民政局网站 审核人:

近年来,罗庄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重要论述为指引,立足慈善事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为爱心者服务“三大目标”,健全完善慈善体系“四大要素”建设,全面打通慈善募捐“三条渠道”,创新实施慈善救助“三化运作”,以“433”工作法最大限度地做大和分好慈善蛋糕,扎实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全“四大要素”,完善慈善体系建设

搭建纵向体系。建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区慈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慈善工作领导小组联系会、企业家座谈会,研究“网络募捐”,“幸福家园”工程,“四大工程”建设,“行业分会成立"等各项工作;从全区选派专业度高、能力强的6名老干部,充实慈善总会领导班子,原罗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魏九成同志担任慈善总会会长;由区人社局向社会公开招考9名工作人员到区慈善总会负责具体业务;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功能、有制度、有活动”的标准,成立区级慈善社工服务中心1处,镇级慈善社工站8处,实现全覆盖。

丰富横向组织。2023年新发展2家在全区有较大影响力和资金募集能力的区级慈善组织,指导区慈善总会成立4家行业分会慈善组织,进一步拓展慈善事业组织体系,强化行业协会募集本行业资金能力。

组建人才专家。选派1名红领书记加强慈善总会党组织建设,指导慈善总会成立党支部;聘请2名法律顾问和2名专业财务顾问,依法依规开展内部审计、等级评估、档案管理等内部管理工作。依托行业组织,链接公益类社会组织10家,行业类社会组织4家,共同开展慈善工作。

完善政策制度。先后编辑《慈善工作纪实》、《慈善救助十大品牌项目》宣传视频,编纂并印刷了《资料汇编》、《内控管理制度》、《慈善工作手册》、《网络募捐操作手册》等一系列政策制度,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打通“三条渠道”,拓宽慈善募捐平台

自2019年到现在,我区共募集慈善款物4753万元。2022年,共募集款物726.25万元,其中慈善资金 609.85 万元、慈善物资折价116.40万元。

企业募捐落实到位。2019年以来,累计65家企业捐款2469万元,企业参与慈善热情持续高涨,宏旺实业、久泰能源、罗欣制药、安泰能源、房源集团、双和集团、左氏建设、沂粮集团、国华集团、福睿德集团等都做了大额慈善捐赠,展现了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的责任担当。

社会募捐发动到位。通过开展对外项目合作、对上争取、定向捐赠、项目立慈、部门联动和社会组织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在疫情防控、河南郑州特大水灾、捐资助学、助力乡村振兴等面前,凸显真情、彰显大爱。

网络募捐宣传到位。利用微信公众号“公益宝”平台、腾讯“99公益日”平台向社会发布了“慈幼小雨伞”、“急难救助”、“慈心一日捐”、“关爱老功臣”、“助孤困儿童”等项目,募捐资金141.92万元(含配捐),进入全市网络募捐总额前6名。

创新“三化运作”,提升慈善救助质效

项目化运作。设立项目评估小组,实施项目立项、评估、募资、宣传的体系化运作,围绕“助老、助孤、助学、助医、助困、助残”六助体系,建成20个重点项目的项目库。“慈幼小雨伞扶持基金”、“E安计划”、“手牵手心灵家园建设”等项目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情暖夕阳”、“幸福食堂”、“四癌救助”、“筑梦乡村情暖童心”、“善济病困·村居公益人”等项目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今年,我区作为市慈善总会确定的首批开展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的示范县区,截至目前共上线项目11个,募集项目资金109.15万元,上线项目数量及募集资金数额均居全市第二位。

品牌化运作。为了扩大社会救助影响力,2023年,罗庄区民政局出台《关于构建罗庄区大救助体系 创建“庄满爱—善救助”社会救助品牌实施方案》,建立了“慈善+救助”的社会救助模式,全区救助项目统一冠“庄满爱 善救助”的品牌,下设两大系列七大类十四个项目。“安心工程”是“庄满爱”社会救助品牌下最先实施的一项社会救助子系列,该项目由慈善总会投资60万元,对全区所有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进行线路改造,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实现了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信息化运作。打造“汇善行”智享平台,实现项目从分析研判到实施,资金从筹集到使用,包括志愿者、物资、档案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了慈善组织内部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规范化运行。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