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经验交流丨沂水县民政局:创新实施四项关爱 促进儿童事业发展——沂水县“童享温暖、携童成长”关爱失依儿童行动创新案例
2023-10-31 13:48   临沂市民政局网站 审核人:

自2022年以来,沂水县在严格落实各项儿童福利政策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以“童享温暖、携童成长”为主题的关爱失依儿童行动,为557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和不符合补助条件但也存在困难的232名失依儿童实施“经济、亲情、成长、健康”四项关爱,真正改善了各类困境儿童生存、发展条件,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了切实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全县儿童福利事业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设立救助基金,实施“经济关爱”。由县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县慈善总会设立“童享温暖、携童成长”关爱基金,根据失依儿童困难程度,为每名失依儿童每年给予2000-3000元的经济帮扶,帮扶资金按季度发放,切实解决了失依儿童的基本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已发放救助款物19.43万元。

(二)开展志愿服务,实施“亲情关爱”。一是配备志愿者靠上服务。为每名失依儿童确定了1-2名志愿者,并明确一名村居干部(村儿童主任),按照每周至少一次通话,每月最少一次见面的要求,及时了解儿童的家庭现状及需求,确保每名儿童都在志愿者视线范围内,并对他们开展精神慰藉等亲情关爱服务。二是开展家庭结对行动。今年以来,我们又针对大部分孤困儿童家庭关爱缺失的实际,向社会发布公告招募了230多个爱心家庭(其中失独家庭占10%左右),通过定期上门关怀或周末假期接到家中共同生活等方式,与家庭关爱缺失儿童建立起长期情感联系,开展一对一家庭关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强化学校教育,实施“成长关爱”。在教育部门支持下,失依儿童所在学校按照教育救助的有关规定减免在校失依儿童学杂费,并补助在校生活费用;所在班级组织成立了失依儿童关爱小组,并由所在班级教师(班主任)作为志愿者,时刻关注失依儿童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针对其学习和思想状况给予必要的学习辅导和有针对性的谈话谈心,失依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关爱情况要每周一汇总,每月一上报。

(四)解决医疗困难,实施“健康关爱”。县慈善总会为失依儿童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卫健部门积极发动医疗机构对失依儿童每年进行1次免费健康检查,并为每名儿童确定1名医生跟踪服务,随时关注失依儿童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依托县心理卫生协会为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提供免费咨询,并根据需要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县残联为有残疾的失依儿童免费提供康复矫治治疗、辅具配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组织实施好“童享温暖、携童成长”关爱失依儿童行动,由县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牵头,出台了《关于实施“童享温暖、携童成长”慈善项目开展关爱失依儿童行动的意见》(沂慈组发〔2022〕2号),并向县委常委会进行专题汇报,纳入2022年县委工作会议重点任务。在县慈善总会设立了由团委、妇联、民政、教育、卫健、司法、残联等部门参与的志愿服务总队,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关爱行动的组织实施和工作推进;各乡镇(街道)相应成立志愿服务分队,由乡镇团委书记牵头负责任务落实和工作实施。

(二)搞好摸底排查。由县民政局牵头,各乡镇(街道)负责,相关社会组织协助,对全县失依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失依儿童管理,建立了工作台账,并根据失依儿童基本情况进行逐个分析,有针对性提出关爱建议。

(三)组建志愿者队伍。根据工作需要分头组织关爱服务志愿者,亲情关爱服务志愿者由各乡镇负责招募;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由卫健局委托县心理健康协会负责招募,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行为矫正和法律援助服务志愿者由县司法局从律师队伍中招募;按照《志愿服务条例》规定,由县慈善总会出资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提供服务期间必要的交通和生活补助。

三、工作成效

虽然关爱失依儿童行动开展时间不长,但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是完善了儿童福利政策。改变了儿童福利就是保障困境儿童经济待遇的工作格局,拓展了儿童福利服务范围;二是提高了儿童福利政策知晓度。通过面上的关爱服务,最大限度宣传了儿童福利政策,实现了困境儿童应保尽保;三是促进了志愿服务发展。失依儿童关爱行动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激发了部门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家庭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四是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关爱行动,抚慰了失依儿童创伤的心灵,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也为部分失独家庭填补了情感空白,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