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经验交流丨临沭县民政局:社区“五环”工作法,绘出基层治理“同心圆”
2023-11-06 09:51   临沂市民政局网站 审核人:

为深入落实省民政厅“1261”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民政系统模范机关建设,临沭县民政局积极践行“六个必须坚持”,以打造“六个民政”为抓手,结合临沭县工作实际,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增效,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临沭县郑山街道上城社区就是我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样板。

郑山街道上城社区位于临沭县城北部,由世纪尚院、利城首府、世纪尚院东区三个商住小区及北城实验学校组成,入住居民2350人。新社区成立后,居民之间互不了解,有问题只知找物业,或者拨打12345热线,缺少主心骨,缺少自治力量的支持。面对这一局面,县民政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夯责任、强管理、抓规范上下功夫,创新提出“五环”工作法,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以业委会为保障、以共建单位为支撑、以物业公司为抓手,五环相连,环环相扣,共筑共建,从细微处着手,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共建和谐上城社区。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下好基础“先手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开展“红星上门”行动,组织社区党员走访居民3000余人次,绘制了民情“气象图”,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相继解决了垃圾桶摆放、安全通道物品清理、儿童设施维护等群众难题。成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社区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助力高考志愿、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多次。为有效减少社区12345工单诉求量,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和红星岗作用,开展“名片行动”,推广“书记‘码’上办”小程序,在社区发放党组织书记名片,张贴公示牌,引导居民有问题直接找社区,打造12345热线“前置过滤器”。今年以来,社区搜集到的所有居民诉求已全部解决完成,初步打造了“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社区”和谐社区。

(二)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用好治理“稳定器”。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居民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儿童娱乐室等设施,免费为居民提供服务,满足居民娱乐活动、老人照料服务等需求,打造社区内部“生活娱乐圈”。为破解社区工作人员经验欠缺、能力不强的问题,有效提升履职能力,组织社工边干边学,参加各级培训观摩11次,用学习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学习。还建立了“搭档式”结对互补制度,每组3名“两委”和社工互助共学,每周进行集体总结,每月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通过实践基础上的滚动学习,使每名社工掌握所有业务流程标准,从“专人专岗”转变为“全科全能”的多面手,用专业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暖心服务。

(三)以业委会为保障,打好共治“组合拳”。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打造社区服务的“神经末梢”,上城社区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管理,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制定了系列公约、规定,每位业委会成员都分工有责、责任到人,让业委会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业委会对社区治安卫生、消防绿化等工作进行监督,大大调动居委会和物业工作积极性。为提升沟通效率,搭建了社区议事台,每月固定14日、28日为社区接待日,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参与,打开门听取居民意见诉求,联合商议解决。

(四)以联系单位为支撑,用好共建“连环招”。共驻共建单位也是组成社会的重要细胞,既能给社区带来新的活力,还能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今年以来共建单位临沭县人民法院多次走进上城社区,根据工作职能为促进社区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出力,以实际行动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做到了与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年以来,共建单位努力创新活动模式、提高活动组织频率,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和知识讲座,并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服务居民300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五)以物业公司为抓手,畅通服务“大动脉”。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上城社区聚焦物业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机制、优化服务等模式,大力推进星级物业创建,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给居民创造更加优美、舒适、文明的居住环境,物业围绕保洁绿化、公共设施、服务质量等工作不断提质增效,解决了居民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全面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继续面对挑战,进一步总结优化“五环工作法”,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服务导向、整合资源下沉,全力打造建设基层服务群众的终点站,让社区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