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开展地名管理工作,实现地名标准化。为全面推进道路名称规范化建设,前期,会同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门,开展了道路重名情况摸底,排查发现我区存在“智圣路”“兰亭路”“西安路”等3条道路与兰山区有关道路重名。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第九条“同一个建成区内的街路巷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的法规要求,经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市政府批复,以上三条道路分别命名为智达路”“金安路”“西安东路”。

开展地名质量提升行动,实现地名信息化。在前两次集中开展国家地名信息库质量提升行动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国家地名信息库的数据质量。今年以来,累计完善各类地名信息20余条,同时,对于新增地名及时纳入系统,做到应录尽录、应全尽全。同时,动员各镇街组织力量,在百度地图、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等手机导航软件中,开展新地名的“地名上图”活动,目前已完成“地名上图”8条。

配合维护更新地名标识,实现地名规范化。配合城管、住建、交警等部门,集中摸排道路路名牌及大型指示牌不规范、破损严重、缺失等情况,及时开展路牌维护、更新行动。目前,累计更新补充了道路路名牌20余个,配合交警部门维护大型道路指示牌2个。

社会力量参与地名保护,实现地名宣贯社会化。自今年3月起,我区组建了一支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地名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地名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景区等“七进”实地宣传活动10余次,使优秀地名文化以更生动、更直观、更富活力的方式呈现在群众面前、融入群众的生活,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积极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公布了我区首批14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组建区划地名专家库,实现地名队伍专业化。结合我区地名管理工作实际和原区地名专家库成员履职情况,面向社会征集区划地名专家库成员,区地名专家智库转型升级为区划地名专家库,成员共有20名,并推选产生了区划地名专家库主任、常务副主任各1名。目前,已召开区划地名专家库全体会议及专题会议各1次,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区开创地名文化保护新模式贡献了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