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人民网点赞莒南县围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重点整治任务,创新开展“十个走进”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的典型做法,全文如下:

新风激荡暖民心,移风易俗润城乡。为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莒南县围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重点整治任务,创新开展“十个走进”(进大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区、进景区、进文体活动、进特殊群体、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美德积分超市)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以活动聚力、用阵地搭台、带群体联动,在潜移默化中,让一场场有力度、有温度、有特色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厚德莒南”精神文明之花。
小活动激发大能量
“柳琴戏《喜盈莲水湾》演得真好!高额彩礼不但不能保证婚姻的幸福,反而让双方父母加重了经济负担。”莒南县石莲子镇村民李玉胜在看完“移风易俗赶大集”文化惠民演出后,感慨地说。
充满烟火气的活动带来欢声笑语与文明新风。莒南县精准对接百姓需求,把文艺表演、志愿服务、集体观影、展览讲座等20余类精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深化移风易俗的载体,将工作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之中,通过生动鲜活、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宣传形式,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移风易俗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520集体婚礼在旅游景区举办
“我们俩能参加‘新时代新风尚’2024年莒南县520集体婚礼,心情非常激动。”在风景如画的五洲广场上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代表徐超说,“集体婚礼是隆重并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活动。现在,我身边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把这样的景区婚礼作为新选择。”
为引领文明婚嫁新风,作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县的莒南县积极组织举行集体婚礼、纪念婚礼,为爱减负、为幸福加分,连续10年举办各具特色的大型集体婚礼,为婚俗改革增内涵、提质效。先后把茶溪川田园综合体、鸡龙河国家湿地公园等8类特色景区作为“移风易俗进景区”集体婚礼举办地,开展水上迎亲、自行车骑行、婚恋主题公交车巡游等既节俭又热闹的婚庆礼仪活动。莒南还不断开展有益探索,将移风易俗与婚恋交友等活动巧妙融合。“11·11”前夕,莒南县2024年青年联谊活动在石泉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举办。活动现场,100余名嘉宾踊跃参与“移风易俗我来答”等游戏环节并获得小巧精美的移风易俗伴手礼。
一个个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小活动汇聚成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力行的磅礴大能量。其中,2024年莒南县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成果集中展示活动现场上,“零彩礼”践行者雷美玲夫妇及全县社会各界群众、志愿者2000余人踊跃来到移风易俗、美德信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展示专区,示范讲解移风易俗政策,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截至目前,莒南县“十个走进”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系列小视频观看人数达5.8万余人/次。
小阵地发挥大优势
“我们以文化体验和婚恋服务为主题,投资3亿元建设占地面积210余亩的爱情主题公园,助推甜蜜经济的发展,让广大市民在优美的环境中体验文明风尚。”莲花湖爱情主题公园项目负责人卢言松说道。

莒南县美德积分超市举行物品捐赠活动助力移风易俗
莒南县莲花湖爱情主题公园作为移风易俗阵地实现了婚俗改革与甜蜜经济的融合发展,其他移风易俗幸福小阵地也在不断绽放出大光彩。近年来,莒南县持续盘活各类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充分利用主题公园、孝善食堂、红白事大厅、美德积分超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各类公共场所和文化设施,打造了800余个特色各异、布局合理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小阵地”,成为彰显文明城乡形象的窗口。
“老百姓们喜欢就近参加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别看我的家庭站小,但是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大的!”在莒南县文疃镇左家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负责人李永彩自信地说。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的负责人,每逢村里有红白事,总是贴心地组织邻里谈心会、喜事扭秧歌等活动,备受欢迎。
莒南县延伸服务阵地末梢,把移风易俗宣传阵地搬到群众乐意去的活动场所,按照“活动共联、资源共享、阵地共用、队伍共管”的原则,依托客厅、书房、庭院、胡同等,探索建设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全县已建设144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移风易俗文明实践阵地实现100%全覆盖。
带有蒲公英标识的移风易俗主题挂饰在风中摇曳,游客们在长廊中穿行而过……在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以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婚俗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精心打造了集教育性、休闲性于一体的同心桥、鹊桥树、爱情岛等婚俗文化网红打卡点,用新颖与浪漫的形式宣传婚姻文化、婚俗文化,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让移风易俗宣传有温度、更亲民。朱芦镇气脉山社区投资170余万元,建起了红事宴会厅、白事宴会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免费提供给周边村民使用,既满足了宴会餐饮、场景布置和文娱娱乐的需求,又解决了村民因嫁娶大操大办导致经济负担沉重的问题。
如今的莒南,政策宣传、文化熏陶、民俗展示、婚恋服务等一个个移风易俗宣传阵地因地制宜,亮实招、出新招,大力弘扬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传播“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厉行勤俭节约、抵制餐饮浪费”等文明新理念。
截至目前,全县移风易俗“十个走进”宣传活动共涉及12大类宣传阵地,全面涵盖孝善食堂、胡同夜话、红白理事会、积分红黑榜、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美德积分超市等载体平台。
小群体展现大作为
“我在小品中饰演父亲王大发,这是我第21次参与演出,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情景演绎让更多人转变观念,让爱情回归幸福的本质。”在板泉镇卞家涝坡村,刚刚表演完小品《都愿意》的移风易俗光荣户庄会胜说道。
在莒南县,移风易俗的春风已化作细雨,润物无声地滋润着群众心田。为了更好地发挥移风易俗群众自治作用,莒南县创新采用“群众演给群众看”“群众讲给群众听”“群众做给群众学”三大自治新模式,用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各行各业、各类群体参与到移风易俗大实践中来,不断提升移风易俗宣传覆盖面,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结婚这些年》用我们家三代人的故事宣传移风易俗政策,我们感到很自豪。”参与莒南县移风易俗纪录片拍摄的史东明夫妇如是说。为了以生动的实例宣传移风易俗,莒南县不断推出轻喜剧《一部小剧的诞生》、吕剧《奶奶的初心》等原创作品,选取光荣个人、文明家庭进行摄制,让全县100多位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认同度。
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走上舞台,是莒南县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暖心举措。莒南县积极整合移风易俗宣传队伍力量,吸纳农民、工人、党员干部、文艺爱好者、身边好人等队伍资源,以故事巡讲、现身说法、典型实例为依托,引导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们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融入到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大格局中来,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全民参与移风易俗、人人践行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
为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莒南县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积极选树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先进典型。近年来,先后表扬奖励“美德家庭”“零彩礼先进个人”“移风易俗光荣户”1300余名/户。同时,以先进典型的事迹为主题,撰写《身承家风沁人心》等摒弃陋习、抵制高价彩礼、传承家庭美德的感人故事90余篇。“选树先进典型”和“先进典型带动”两项工作实现交互配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破旧立新、移风易俗,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观念。
截至目前,全县移风易俗“十个走进”宣传活动共覆盖了12类人物群体,推出围绕“身边人身边事”主题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20余个,组织开展“谈谈身边的美德”“向榜样学习”等活动2200余场次,惠及群众2.9万余人/次。
供稿:莒南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