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经验分享丨《光明日报》刊发沂水县:婚俗新风吹拂沂蒙大地
2025-06-08 18:23   临沂市民政局网站 审核人:

编者按

近日,《光明日报》刊发沂水县打出婚俗改革“组合拳”,擦亮“喜事新办·花开沂水”婚俗改革品牌的亮眼名片,推动乡村治理深层变革的典型做法。全文如下:

夏日的风卷着爱情的甜蜜滋味,在这明媚的季节里铺散开来。近期火爆出圈的沂水爱情新坐标——“1314爱情公路”也迎来了属于眷侣们的“打卡时刻”,在这里,繁杂的婚俗变成了单纯的爱恋之旅。

“1314爱情公路”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龙家圈街道以“崮下湖畔”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依托,以“爱情”为主题,将文明婚恋新理念与特色道路建设相结合,精心打造的一条爱情单行线。全长共1314米,沿线节点仪式感满满,如爱情斑马线、“520”爱情港湾景观小品、红色路面、“13:14”时间点等打卡点。据统计,自线路打造以来,单日最高吸引500余对情侣到访。

随着近年婚俗观念的革新,简约文明的婚恋新风尚不断涌现,沂水县打出婚俗改革“组合拳”,出台《沂水县婚俗改革指南》,依托各村红白理事会,建立沂蒙红娘志愿服务队。同时,倾情打造出美轮美奂的三桥爱情岛、1314爱情公路等婚俗“新地点”,成为“喜事新办·花开沂水”婚俗改革品牌的亮眼名片。

“要找对象,先找红娘!”这句顺口溜在沂水县各个乡镇(街道)的未婚青年中广为流传。道托镇28岁的解直涵就是通过“沂蒙红娘”牵线,与邻村姑娘庞金凤喜结连理。“红娘不仅帮忙介绍对象,还指导我们怎么办新式婚礼,连婚庆公司都帮我们谈好了折扣。”这对新人说起红娘服务赞不绝口。

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等资源,道托镇组建起50余人的红娘队伍。这些“沂蒙红娘”往往身兼多职,既是婚恋顾问,又是政策宣传员,还是婚庆策划师。此外,该镇还成立了“喜事新办商家联盟”,32家爱心企业累计让利10多万元,并培育婚庆志愿服务队,解决婚恋矛盾100余件;婚俗文化浸润又催生12支乡村文艺队……

婚俗改革带来的不仅是仪式之变,更是乡村治理的深层变革。“以前办酒席都是十几桌,酒席越多越有面子,殊不知硬着头皮‘要面子’,实际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子’,给新人添负担啊!”许家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朱法芹在后坡村与村民围坐在一起,说起村里喜事新办的事情,村民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为积极响应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号召,许家湖镇将移风易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最美家庭”代表等,创新组建一支“乡村喜事”志愿服务队,实行“政策辅导+服务引导”志愿服务模式,从思想根源上推动“喜事新办”落地生花,村内氛围愈加和谐。

供稿:沂水县民政局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