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兰山区民政局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增强兜底保障力度,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底线思维,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照料性生活困难,为全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权限下放镇街,减轻镇街负担。取消区级审批环节,镇街不再报送纸质材料,缩短办理时限,优化办理流程,提高救助时效。实行核对前置,提交申请书时一并提交核对授权书,镇街受理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100%入户调查、审核审批、公示。实行“容缺”审批,取消民主评议,救助群众更加及时,总办理时限缩短了70个工作日。
二是扩大低保兜底范围。织密低保兜底网格,扩大低保覆盖面。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低保动态退出工作,将54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纳入城乡低保达到1477名,严格落实6个月低保渐退期制度,避免再次返贫。建立特殊困难群体数据比对机制,定期查漏补缺。3月16日、3月24日分别对接扶贫办、残联,比对部门数据,逐户落实,将15名重度残疾人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三是创新特困供养工作机制。全区共有197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享受特困供养。1-4月新增特困供养人员98户98人。政府购买服务,提高专业化水平。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特困人员自理能力定期复核评估,确保精准救助。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区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进行集中托管,积极劝导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亲属,新增入住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15名,目前全区共有103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入住集中供养机构,集中供养率达56%。强化监督问效,提高服务质量。3月份,建立全区完全及部分不能自理分散供养护理工作群,涵盖护理人员、区镇村三级民政工作人员及部分分散供养人员,每天上传护理照片,实现实时监督、实时调整。
四是加大排查救助力度。疫情防控期间,精准解决群众临时性、照料性生活困难。做好定向排查。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患者4类家庭进行排查,并对696户低保对象、186名特困人员、153名其他困难群众定期发放生活物资及防疫物资,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家庭定期消毒。做好面上排查。对全区328个村(社区)逐一入户走访,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摸排3710名困难群众,建立帮扶机制和台账,明确村、镇、区三级帮扶责任人。做好专项救助。先后3次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401户困难家庭开展入户走访,发放价值8.02万元生活物资。及时救助新冠肺炎患者、武汉来临人员2人,发放临时救助5500元。1-3月发放各类补助资金8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