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县区信息>>正文
临沭:奏响特困供养“五部曲”,实现精准脱贫“加速度”
2020-06-05 09:06   审核人: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特困供养承担着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重要职责。今年以来,临沭县民政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逐步探索农村特困人员社会兜底保障新模式,奏响特困供养“五部曲”,切实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畅通申请渠道“帮民难”。在镇街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畅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审批渠道。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配足配齐配强35名镇街专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和524名村居民政协理员,协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做到早发现、早申报、早救助。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6月份实现特困人员审批权限委托下放给镇街直接审批,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工作审批流程、提升救助工作实效性。

严格身份认定“得民心”。按照民政部《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遵循“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严格规范,高效便民;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困难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科学规划建设“顺民意”。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实施为期三年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实施县级统一管理,所有权归镇。1月23日蛟龙中心敬老院正式启用后,青云、蛟龙、大兴等46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入住,由青岛阳光佳苑托管运营。待玉山、店头、石门中心敬老院建成后,将继续采取公建民营模式由第三方运营。这4处中心敬老院在保证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前提下,将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加强照料护理“惠民生”。与全县149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面签定供养协议,落实“五有”(有照护协议、有服务标准、有定期探访、有动态管理、有应急预案)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照料护理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联系帮扶制度,通过定期上门探访特别是加强重要时间节点、节日的探访,帮助他们解决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困难。

精细管理服务“解民忧”。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要求,完善养老机构值班、查房、卫生、照料护理、饮食、消防应急等相关制度,定人、定责、定措施,按制度履行职责。印发《临沭县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召开会议专题部署,进行安全培训,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应对处置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安全检查20次,排查安全隐患11处,已全部整改完成。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