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是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老区群众踊跃拥军,“一块布,做军鞋;一口饭,喂伤员;一个儿子,送前线”。进入新时期,临沂人民继承发扬“沂蒙精神”,奏响了军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时代新乐章。
2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正在这里举行。代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个人发言的,是山东省临沂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张少军。
拥军优属投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去年11月份,临沂市召开民生建设大会决定,未来5年,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拥军优属等各项资金保障也水涨船高。
今年1月15日在临沂市召开的年度双拥工作座谈会上,张少军书记再次掷地有声地说:“大力支持部队各项建设,不断密切军民关系!”
这是口号,更是实际行动:自2011年底,临沂市义务兵优待金不再按一个固定的数字发放,而是与国民经济增长联动,按上年度当地城乡人均纯收入标准发放。为此,临沂市每年要支出8000余万元。不仅如此,该市还大力提高复退士兵补助金标准,对到西藏部队和艰苦地区部队服役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分别增发1倍和0.5倍,全市支出补助金达7000余万元。
在临沂市北城新区大官苑社区内,军属耿荣华翻着一摞摞的双拥档案高兴地说,过去给军烈属的优待一般是送粮发面,帮助耕种土地,这些年经济发展了,在保留传统优待方式的同时,政府还每户增发1000元钱。
在临沂市九州连锁超市,一排4间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仓库内全部悬挂着“国防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标志。仓库负责人周伟说,由于他们单位规模大、信誉好、流通快,临沂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他们签订了协议,20多类国防应急物资必须储备到规定份数,且按生产日期及时更新,确保随时满足部队需求。
形成全民社会化拥军大格局
社会各界也积极投身到双拥工作中,兴起了全民社会化拥军热潮。
1月22日,农历除夕,武警临沂市支队河东训练基地内,刚入营不久的新战士们被一份浓浓的热情所感动。被誉为“感动雪域边关的兵妈妈”的胡艳红等给他们带来了丰盛的节日物品,并与他们一起包饺子过大年……
这样的场景在临沂已不是“新闻”,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个人以及社会组织自发地去拥军优属,成为临沂双拥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四川道孚县奋勇救火牺牲的烈士马景宝回归沂蒙时,社会各界群众有的直接到机场等候,有的开车在路上护送。不少群众为马景宝烈士的家人送去衣物、食品和慰问金,慰藉烈士亲属。
2011年春季的一天,当驰援沂蒙抗旱打井的部队进驻蒙阴县垛庄镇时,即将举办婚礼的赵尚小夫妻腾出了新房给部队官兵居住;周围各村民众拿着大枣、核桃、黄瓜等,自发地去看望给水部队官兵。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两支给水部队在临沂期间,临沂市各类慰问活动达300多次,大小演出80余场。
2010年6月13日,临沂市87辆出租车发起成立了“拥军车队”,驻临沂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士兵证)及乘车优惠卡乘坐贴有“拥军车”标识的出租车,在市区3公里范围内免费。目前,临沂市已有400多辆出租车加入拥军车队行列。
临沂人还组建了山东第一家“拥军优属协会”。目前,已发展单位会员182家、个人会员2196人,成立3年来,共筹措各类社会资金200多万元。
如今,在临沂,无论是乡镇、村居,还是社区、大型企业等,均设立了双拥工作站点。“全民社会化拥军”的双拥大格局已经形成。
走出去战略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1月17日,与沂蒙山远隔万里的“鸭绿江畔第一团”某哨所内,官兵们在严寒中迎来了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临沂市朱老大集团董事长朱呈镕一行。几乎同一时间,中央警卫团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也迎来了来自临沂的慰问团。
据临沂市民政局统计,“双拥工作走出去”战略实施3年来,临沂市党政部门和社会组织先后走访慰问了总政治部、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叶挺独立团、东方第一哨、沂蒙旅、“临沂”舰等首长机关和一线部队近100处,有力地践行和宣传了“沂蒙精神”。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这句曾风行大江南北的歌词,让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给水部队官兵感触深刻。2011年“八一”前夕,张少军书记带着千万老区人民的祝福对他们走访慰问,感谢他们在抗旱救灾中给临沂的支持和帮助。
2011年初春,济南军区“沂蒙旅”行军到达临沂时,临沂人民还是像当年拥军支前一样,把子弟兵们一个个带回家吃饭休息。83岁的王安群老人拉着旅政委洪胜兵的袖子,生怕他跑了:“你们怎么这么多年没回来?打孟良崮的时候,我是你们的支前小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