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民政新闻>>媒体关注>>正文
大爱无边 青春无悔
2016-10-25 00:00   审核人:

大爱无边 青春无悔

----记市社会福利院护士长李静

李静,女,38岁,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市社会福利院护士长,主要为痴呆傻残疾人、精神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无家可归的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服务。

福利事业,大爱无边

从事福利工作至今20年,经她照顾的收养人员达300余人。2011年工作岗位由照看孤残儿童调整为“三无人员”提供服务。可当她第一眼看到“三无人员”时,她真的有些惊愕,一个个满脸皱纹,目光呆滞,痴傻的表情,不时还散发着异味,让她不自然的想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模样。对于孩子无论多么痴傻还是招人喜欢,可对于这些痴傻“三无人员”就很难谈喜欢了。面对这样的群体,她和她的团队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繁重的基础护理工作上,为他们洗脸、洗脚、协助督促大小便,换尿布,剪指甲......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她发现收养人员不是她想象中的干净清爽,精神焕发。而是每天大部分时间呆坐一处,面无表情,互不交流,每天盼等一日三餐。而且工作人员工作兴致也不高,有的说自己不像护士倒像保姆,甚至有的辞职了。面对这种情况,她大量搜集有关福利院的发展资料,借鉴其他福利院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摸索实践。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收养人员重拾自信,欢声笑语充满每个角落,工作人员也从繁重的基础护理中脱身而出,主要从事康复与治疗,兼检查督促工作。康复治疗做得越好,收养人员生活质量就越高,目前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良性循环系统,并且在收养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减少了,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工作人员也能学以致用。在收养员眼里她们更像她们的“亲人”。

实践摸索 开拓创新

她引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率先带领科室模拟社会环境,倡导“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理念。

她和她的团队针对这个群体积极创办了商贸康复实验基地——手工活生产车间、生活用品超市(社会经营模式)。收养人员通过这个平台,真正与社会接轨,为她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收养人员可以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薪资(模拟钱币)。她们也通过她们的劳动所得开设了超市(专属收养人员超市)、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室、功能厨房、舞厅、养殖区……收养人员有了正常工作日,节假日自主消费,逛超市,享受购物的乐趣,知道劳动所得物品来之不易,也让收养人员更懂得了节俭。通过互联网教学室不仅可以了解更多外面的信息而且可以根据收养人员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计划教学。闲暇时在养殖区里和小动物玩耍、嬉戏。——通过这种模式的运行,收养人员不再是单一的吃饱和睡好,而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建立起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沟通能力、压力应急能力......随着收养人员智力的不断提高,也为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由于福利院群居的特点,收养人员之间经常争吵打架、互不关心。为此她和同事们又开展了“被动变主动的亲情训练”,将收养人员们按智力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选出生活能力相对强的作为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主要负责组员的个人卫生及手工劳动操作。为了推动组长管理的兴趣和责任感,科室内在各组之间经常开展评先树优活动,有句老话“日久生情”在这里充分体现。小组内部成员不知不觉产生了微妙的亲情,他们彼此关心、彼此照料为更完善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通过“被动变主动的亲情训练”收养人员的个人卫生已基本不用工作人员参与。但收养人员居住环境卫生也十分繁重,如何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治疗康复,于是她又根据收养人员的组织管理劳动能力组建了环境卫生组,由一名管理能力较强的收养员担任总管,下设几个小组例如:拖地组(若干名)、扫地组(若干名)、整床叠被组(若干名)、擦桌组.......每月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务、贡献领取薪资(模拟钱币),总之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同时工作人员不定时检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奖罚制度,收养员有了积极地人生态度,努力的目标,同时也培养了收养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确保了收养人员居住环境干净整洁。

青春共逝 记忆永存

一年365天,细细算来陪伴收养人员的时间多过陪伴自己的家人。她们每天和收养人员朝夕相处,彼此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她推开科室的大门,迎接她的总是点点滴滴的感动,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都让她感到那么的真实、亲切。迎着初升的朝阳承载着收养人员们的期盼,她和她的团队开始了繁忙而充实的一天。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