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里
我市扎实做好冬春救助工作
冬春救助是解决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医疗等基本生活困难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冬春救灾资金(物资)805万元,修缮因灾倒损房屋 1700间,让5.1万受灾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这一组组数字,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冬春救助,把温暖送到每一位因灾困难群众的心坎里。
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2月7日,市委书记王玉君来到兰山区柳青街道柳青苑社区,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向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并致以新春的问候。
在残疾户李京英家,王玉君详细询问老人的病情,叮嘱随行人员一定要多关心多关爱残疾人员,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每逢春节期间,市领导都会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确保他们能够平稳过冬、温暖过节。
今年春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领导干部共走访29个村(社区),慰问了16名建国前老党员、18名困难党员和111户困难群众,重点走访了受灾困难群众、优抚对象、低保户、五保对象、孤老孤儿、残疾人等,发放慰问金16.1万元,并为每户困难群众送去5公斤肉、5公斤油、1袋面粉、1床棉被。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怀。
不让一户受灾群众遇困
去年7月初的一场风雹,让蒙阴县岱崮镇冶子河村村民王均兰家里的2亩蔬菜,几乎绝产。
“这2亩蔬菜,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那场风雹之后,王均兰老人生活变得拮据起来,特别是今年,又下了几场大雪,老人连冬天取暖都成了问题。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蒙阴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却踏雪上门,为王均兰一家送来了棉被、棉衣和救助金。“太感谢党和政府了,真是雪中送炭啊,让我们一家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看着民政局送来的物资,老人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从民政部门统计的情况看,去年,我市遭受了4次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20.9万人受灾,18278公顷农作物受损,其中269公顷农作物绝收,倒损房屋1700间,直接经济损失2.56亿元。
面对严重灾情,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把春荒期间因灾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把解决因灾困难群众的生活放在首位,积极筹措救灾资金和物资,重点安排好灾情较重县区、乡镇、村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同时,市民政局还积极协调市财政,列支了100万元救灾物资采购资金,购置了4000件棉大衣、1000床棉被、350张折叠床、150个睡袋、600条毛巾被等各类救灾物资。平邑、沂水、费县也根据本县区救灾工作需要,各自采购了 10万元的救灾物资。
不让一笔救灾资金截留
去年7月中旬,持续两天的暴雨天气,致使兰山区白沙埠镇西船流村发生洪涝灾害。六十多岁五保老人张钦良的老房子不堪重负,在雨中倒塌。看着坍塌的老房子,老人感到无能为力,“庄稼受灾了,根本没有钱再修房子了。”
灾情发生后,兰山区白沙埠镇民政办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到老张家查核灾情,了解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到兰山区民政局。
兰山区民政局根据灾情报告,第一时间开展灾后救助工作,为老人发放了生活救助金和房屋倒塌补助金1万元,并通过社会化发放形式打到老张的银行卡上。几天之后,老张领到了一万块钱,看到沉甸甸的补助金,老人感激万千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市民政局局长孙百迎说:“救灾资金是解决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关系到广大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切实把这笔钱管好、用好。”
为了把救灾资金落到实处,市民政局进一步规范了资金使用管理规定,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来确定救助对象。在村级实行了两公开制度,即救助对象公开,救助金额公开,并在全市推广了社会化救灾资金发放形式,有效避免了贪占、截留、挪用、冒领等问题,确保冬春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人到户。据悉,全市救灾资金社会化发放比例达到了70%。
去年,在山东省民政厅组织的救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检查中,我市没有发现一起把救灾资金列支工作经费和向无灾村(街)或与灾害无关的户发放资金的现象。
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规范救灾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杜绝违规违纪等问题。救灾资金既是“救命钱”也是“高压线”,各级一定要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做到不变形、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