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民政局紧紧围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在为民上做好服务,在务实上转变作风,在清廉上树立形象,切实树立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四项措施,推进服务群众更加便民化、人性化、主动化、亲情化。
一、简化程序,便捷群众,服务管理便民化。在农村低保审批中,将审核权下放到乡镇,压缩办理时限,规定集中办理时间段。在缩短办理时限的同时,全力做好把控关,做到简化不简单。同时在县民政局网站上提供民政业务办理流程、法律法规、所需材料、表格下载、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免除了群众因证件不齐而来回奔波的烦恼,让群众办事少走“弯路”。
二、优化环境,优化服务,服务细节人性化。县民政局在办公楼门厅两侧新设立了相关制度栏和服务流程栏,更新了科室平面示意图,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民政工作动态。为全局干部职工制作了桌牌并放在醒目位置,立牌亮岗,便于群众监督。全局各科室实行“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来信受理、咨询答疑、内部协调、外部引导、办结回复等全程服务。同时强化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服务制度,做到便民服务零距离,服务群众零障碍。
三、进村入户,深入调研,服务意识主动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县民政局深入开展了 “进千家访贫问需、进百村讲明政策”,局党组成员带头赶大集、进社区、进农户,发放民政局教育实践活动调查问卷及民生政策宣传手册,向广大群众讲解民政业务知识,听取群众对民政局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切实实掌握群众困难和诉求,为下一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热情接访,耐心解释,服务群众亲情化。局党组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做到“接待来访有热心、听取反映有诚心、了解情况有细心、说明解释有耐心、排忧解难有真心。”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局办公室及各服务窗口张贴“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水暖心、一个告知为民、一颗诚心办事”等宣传标牌,提醒工作人员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忙也别忘了细心、再累也别忘了坚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难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让群众有话能讲、有苦能说、有事能帮,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自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办理行风热线、12345热线70余起,全部予以及时答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