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索 引 号  1360274559/mzj/2021-0000048  发布机构  临沂市民政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1-04-05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公益殡葬设施“建得好” 更要“管得好”“用得好” ——市民政局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公益殡葬设施“建得好” 更要“管得好”“用得好” ——市民政局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1-04-05   作者: 点击数:  

殡葬改革是一件为民爱民的民生实事。

“绝不让群众在丧事上多花一分钱,绝不让群众因葬致贫、因葬返贫。”2017年5月,一场始自沂水、推及全市的惠民殡葬改革拉开帷幕,开创全国先河。近几年来,我市惠民殡葬改革步履稳健、铿锵有力,一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相继出台,“临沂模式”“沂水经验”推广全省,叫响全国。全国首部反映殡葬改革的方言话剧《樱桃崮下》晋京演出反响强烈。

如今,殡葬改革迈出新步伐。作为职能部门,市民政局持续推进沂蒙惠民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骨灰安葬由“入土”到“入堂”,力推树葬、花葬等生态殡葬,着眼于殡葬改革的制度化建设,确保公益性公墓不但建得好,而且管起来、用起来。

生态殡葬树新风 一处公墓就是一处公园

春深日暖,东风和煦。河东区相公街道栗林公墓,株株侧柏叠翠,簇簇迎春怒放。

将公墓建设在果树下,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还完整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这是河东区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林下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新路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林下公墓在建设过程中未使用混凝土,全部采用“透水性材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绵式”公墓,真正实现了“一处公墓就是一处公园,一片陵园就是一片园林”的效果。

事实上,绿色生态已成为各县区殡葬改革的新亮点。

兰山区义堂镇玉都园公墓墓间道铺设草坪,生态葬区摆满鲜花,真正做到草坪鲜花满园;平邑县创新林下公墓建设模式,公墓建在果园中、树林中,地上果树种植,树下墓穴建设,已建成7处林下公墓……

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公园式公益性墓地573处、墓穴49.6万个。

“全市在规划墓地时,都是秉承公园式建设的理念。”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包括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形式的生态殡葬一直是在力推的形式, 将来也会成为殡葬的主要方式,真正实现“低头不见墓,抬头花似锦”的效果。

安葬方式更灵活 骨灰安葬由“入土”到“入堂”

清明将近,祭奠逝者的人们逐渐增多。在平邑县平邑镇浚东社区,村民们祭奠已故亲人都往一个地方去——骨灰堂。“村里的坟都没了,骨灰整理后都集中搬进了骨灰堂。”浚东社区负责人说,现在村里已没有了一座坟头、一块墓碑。

为什么要建骨灰堂?浚东社区负责人表示,一是因为村里80多亩的林地已放不下更多坟墓,二是丧葬费用太大给村民造成了很大压力。于是,村委会决定,把村子附近3亩的荒地建成一处公益性骨灰堂,集中供放骨灰盒。

平邑县浚东社区骨灰堂,是我市殡葬改革来,第一个建成使用的骨灰堂。

“骨灰堂不仅能节约土地资源,还能减少丧葬费用,减轻村民负担。”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殡葬推行公益性骨灰堂,一个村每年可节土地百余平方米,村民办丧事费用节省一半多。

骨灰堂的建设也在我市移风易俗殡葬改革中得以推广。平邑县相继建设了多所骨灰纪念堂,莒南等县区也将骨灰堂的建设作为一种灵活的安葬方式。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使骨灰安葬由“入土”到“入室”,不但节省了土地,也减轻了村民负担,农村传统祭祀风俗也在向“文明低碳祭扫”转变。

殡葬改革制度化 公墓管理运行实现“有章可循”

殡、葬、祭怎么做?看一看小册子就知道了。在沂水县,有一本专门的殡葬小册子——《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规程》立足殡葬改革工作实际,从殡、葬、祭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规范,细化了享受“殡葬全免费”政策的范围,介绍了县乡村三级红白理事会的职责任务、产生的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城乡居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丧葬流程和“追思会”举办流程等。该《规程》的发布实施,将沂水县殡葬改革上升到了制度化、程序化层面。

为切实把公益性公墓用起来,真正发挥应有效能,莒南县依托各镇街民政所成立公墓管理办公室,建立公墓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专职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殡葬、扫墓等服务;在村(社区)层面,成立殡葬服务队,配合村干部、红白理事会召开“追思会”、号召丧事简办、抓公墓安葬。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新逝者全部入驻公益性公墓,实现殡葬改革全覆盖。

公益性公墓,是我市惠民殡葬改革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环节。“这是解决群众‘逝有所安’的根本,我们不但要建得好,更要管的住。”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我市各县区依托民政部门,相继设立公墓管理机构,出台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列支专项财政资金,实现公益性公墓管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可循。建立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明确乡镇管理运营主体责任,配备管护人员,完善服务档案,推动公墓管理运行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引导新去世群众全部进入公墓安葬,确保公墓建起来、用起来。

目前,全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863处、墓穴92.7万个;丧事简办率达到90%以上,每例丧事花销由过去的3万元左右下降到几千元,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测评由全省第15名一度升至第1名并长期保持在第一方阵。经测算,通过实施殡葬改革,已累计为全市群众节省费用近40亿元,节约土地8000多亩。

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推进公墓信息化建设,加大公墓提升改造力度,达到“一处公墓就是一处公园、一片陵园就是一片园林”的效果;建立公墓管理长效机制,对散葬坟墓逐步实施搬迁;推广沂水县“追思会”和婚俗改革经验,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引导群众进入公墓安葬,让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真正实现逝者安息、生者减负、移风易俗三者的统一,为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民政力量。

来源:在临沂

临报融媒记者 潘凤娟 通讯员 刘敬刚

  
上一条:民政部部长李纪恒一行来我市调研
下一条:我市召开《临沂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论证座谈会
关闭窗口

临沂市民政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13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大楼5-8层)
电话:0539-7200966  传真:0539-7200917  信访办:0539-7200939  邮箱:mzj_bgs@ly.shandong.cn  邮编:276000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2365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000019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