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暨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李勇、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总参谋长助理乙晓光到会并发表讲话,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孙绍骋、福建省副省长陈荣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雄做了典型发言。我市市政府副市长侯晓滨、副秘书长刘凯,市直35个部门分管负责人在市分会场收看。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在县区分会场收看。
王勇指出,地名普查是全面掌握地名信息的根本途径,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国情调查。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地名普查的任务要求,扎实完成调查地名基本情况、标准化处理地名、设置地名标志、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开发应用普查成果五方面任务。要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安全普查的原则,完善制度规范,严肃普查纪律,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普查质量。要创新科技手段,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促进普查工作创新发展。要坚加快普查成果开发利用。王勇要求,要以普查为契机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加快推进地名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一要切实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二要强化地名标志设置和管护,三要加快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四要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王勇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保障,勤俭普查;加强培训,夯实基础;积极宣传,搞好动员,扎实开展地名普查,切实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努力开创地名事业新局面。
李立国在讲话中强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为做好这项工作,国务院下发了普查通知,成立了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编制了普查规程和教材,申请了专项经费,制定了宣传方案,聘请了专家团队。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时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形成各类普查报告、地名图集资料、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服务系统。
本次地名普查从2014年7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结束,历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