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省民政工作“1261”总体思路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推动新时代临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倾力打造“为民民政、品牌民政、活力民政、实干民政、整体民政、忠诚民政”,着力建设高素质民政干部队伍,努力在全省民政大局中发挥更多临沂优势,在临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多民政担当,为推动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二、工作目标
2023年,着力聚焦短板弱项、破解堵点难点;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切实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持续创新,基本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重点抓好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大局、深化移风易俗等工作,力争在全市部门考核中走在前,在全省民政综合评估中进位次,以更高水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正确把握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临沂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全面深入学。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安排,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大爱民政、党建先锋”品牌为依托,开展“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员系列培训,发挥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作用,深化“讲故事、学理论”活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每会必学”制度,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第一时间将学习成果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三)真抓实干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等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根本性的大原则,把握好角色定位,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深化“学理论、悟思想、见行动、创一流”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动双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弘扬沂蒙精神,倾力打造具有临沂特色的“六个民政”,全面展现沂蒙革命老区民政事业新作为。
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全省民政工作“1261”部署,结合实际,围绕固根本、补短板、塑品牌、抓创新、保底线、促作风,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为民民政”,夯实四个基础
1.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基础。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制定《临沂市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办法》,为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提供支持。研究制定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扩围增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救助对象扩围和质量增效。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大对非临沂户籍人口临时救助力度,实现临时救助人数较去年增长。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完善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与防止返贫监测机制有效衔接,落实“三主动”工作机制,及时查访核实,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物质+服务”救助效能,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比例高于40%。做好莒南、沂水、沂南和费县等市级残疾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在沂水等6个县实施“情暖夕阳”慈善救助项目,惠及1.7万名经济困难失能低保老年人。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严防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2.夯实基本养老服务基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优化市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政策,更新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市县全部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委托服务、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轮候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具备条件的县区全部建立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免费集中托养制度。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全年新增护理型床位3550张;每个县区至少建有1处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智慧消防”实现全覆盖。深化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力争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全覆盖;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改造7000户。
3.夯实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础。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能力建设,完善四级工作网络,加强未保中心、未保站等服务机构和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开展“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试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区创建、示范未保机构和未保站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监护不当儿童保护专项行动等,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关爱救助保护。依法规范开展儿童收养工作,全面推广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山东省儿童收养信息系统,持续提高规范操作水平。开展被收养未满18周岁儿童监护状况排查专项行动;落实鼓励国内家庭收养孤残儿童的政策措施。
4.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按照3000户、10000人左右的规模,对人口数量过大、管辖小区过多的城市社区进行规模调整;加大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用房排查移交力度,完成不足300平方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整改工作;持续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要求,今年达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15人”目标;深化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年培训率达到100%。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按照“建好、管好、用好、服务好”的要求,设立社会组织党性教育基地,持续提高党的组织、工作覆盖质量;建立党组织书记述职制度,实施党组织评星定级;深化社会组织“沂蒙百花”专项行动,理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加大社会组织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监管、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整治。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深化行政区划设置总体思路研究,健全市级行政区划调整联审工作机制,建立市、县级行政区划专家智库。扎实推进沂水等省级乡村地名管理试点工作结项;争创省级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单位。
(二)聚焦“品牌民政”,打造四个样板
1.打造殡葬改革样板。深入推广沂水县“惠民礼葬”改革经验做法,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打造具有新时代临沂特色的殡葬改革升级版。以河东区为试点,有序推进散埋乱葬治理,减存量、控增量,持续提高公益性公墓使用率。以郯城县为试点,探索县级民政部门统一提供遗体接运服务,提升殡葬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已建公益性公墓的管理维护,优化公益性公墓功能布局,推广兰陵县公墓中开设“功勋区”做法,弘扬尊崇烈士良好风气。用好省级殡葬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等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以莒南县为公益性公墓信息化管理试点,实现新去世群众进公益性公墓安葬全程追溯,推动传统殡葬工作智慧化转型。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督促履好“提前介入”和“全程监督”职责,同时做好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确保参训率100%。
2.打造婚俗改革样板。持续深化婚俗改革,以沂水县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兰山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单位为抓手,打造“婚俗改革、花开沂水”等一批县域特色品牌。加强阵地建设,推进河东、罗庄等县区婚姻登记场所建设,通过设置婚俗文化宣传廊、婚俗文化展厅等,发挥婚姻登记处宣传阵地作用,传播优秀传统婚姻文化。强化宣传引导,利用主流媒体、农村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婚俗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引导群众旗帜鲜明反对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行为,遏制恶俗婚闹,助力打造“海誓山盟”服务品牌。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管理,发挥兰山区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试点示范作用,推动全市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免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提升“冷静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质量,实现婚俗宣传教育、集体领证活动县区全覆盖。
3.打造孤困儿童保障样板。推广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扶心、扶志、扶技、扶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打造“临沂无孤•天下无孤”等孤困儿童保障品牌。深化市社会福利中心规范化集中养育、特殊儿童教育合作、康复医疗、社会工作、成年孤儿安置等工作,提高养康教治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落实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孤儿助学工程、“护佑健康”大病保险等孤困儿童助医助学政策,依托市慈善总会抓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落地落实,助力打造“护童成长 与你童在”服务品牌。
4.打造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样板。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化“头雁”工程,围绕推进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在村级“胡同长”和村务公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打造工作亮点。结合费县、沂水县、河东区等4个省级基层治理实验区(点)结项验收工作,总结推广数字村务、居务公开、村民代表积分制等工作案例。围绕“四议两公开”决策监督,探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票决制度。组织评选一批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进基层党组织主导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落实村级协商目录,规范议事协商场所、内容和流程,探索在线协商、在线监督工作。
(三)聚焦“活力民政”,实现四个突破
1.在引导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大局上有突破。创新活动载体,开展“社企同心·助力发展”、“千社进千村”、“沂起来•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围绕工业强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稳岗就业、东西部对口协作等工作,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实现平均每个城市社区不少于12个、农村社区不少于6个。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打造一批市级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创建,力争实现7个以上县区“一县(区)一品牌”。
2.在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上有突破。加强示范引领,积极争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试点市、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区和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培育选树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和标准化示范点8家以上;参与省养老服务标准评审3项,出台地方标准2项。推动养老服务“一市一品”“一县一品”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设施名称和标识。强化队伍建设,遴选市级培训基地3家,培训养老护理员3000人次,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率达95%以上;举办全市第五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选树“沂蒙和谐使者”“最美养老院长”“最美养老护理员”;设立沂蒙大师工作室,成立临沂产教联盟,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业态融合,探索“慈善+养老”“志愿服务+养老”发展模式,深化“时间银行”试点。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与健康、文化、旅游、物业等行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水平。
3.在健全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上有突破。统筹政府部门救助职能,整合社会力量帮扶资源,构建以“两库两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临沂市社会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资源互补、有效衔接,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发挥郯城县、兰陵县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县区积极争创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能。
4.在激发慈善事业活力上有突破。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力争年内新增28家,实现数量翻番。制定推广慈善政策“码上知”,为慈善组织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引。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开展“两公开一提示”,提升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及时性、准确性,打造“阳光慈善”。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志愿服务组织身份标识,摸排并标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促进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年内增长35%以上。发挥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志愿服务站点作用,在“志愿沂蒙 临沂有爱”品牌下围绕“五为”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打造“社工+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动福利彩票事业加力提效,强化渠道拓展力度,增设60个销售网点;开展系列公益活动,打造“福彩有爱”公益品牌。
(四)聚焦“实干民政”,补齐四块短板
1.补齐社会救助保障短板。着力解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力度不大等问题。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以上,城乡标准差距缩小到1.28:1,同步按照低保标准的1.3倍调整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加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协调市人民银行恢复救助家庭金融信息核对,助力精准救助。推进社会救助品牌建设,积极培育沂南县“沂蒙大妮”等救助品牌,不断丰富内涵支撑,扩大社会影响。
2.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服务水平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加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确保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实施敬老院提升工程,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有条件的全部实行公建民营。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提升工程,协调推进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专业服务组织连锁化托管运营,丰富康复护理、助餐送餐、短期托养等功能,规范运营率达到100%;发展社区助老食堂700处、家庭照护床位500张。创新农村养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沂水县“寸草心”志愿服务、沂南县“家庭养老孝心基金”、郯城县“三中心一基地”特困供养服务格局等典型经验。
3.补齐社会工作发展短板。着力解决社工站建设运营经费保障力度不够,持证社工人数偏少,社工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加快推进社工站建设,充分整合财政、慈善、社会资金和各方资源,推进社工站建设运营,年内完成市级慈善社工站示范点验收。配合开展社工站建设中期评估和省级示范站创建推荐工作,推荐13个社工站参评省级示范点创建。加快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做好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宣传动员,开展免费辅导培训,持续提升持证社工人才总量,今年力争增加800人。
4.补齐民政专项资金监管短板。着力解决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强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监管责任,常态化排查治理资金筹集、拨付、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不断完善优化资金分配管理使用规范,着力提高使用效益,全力做好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坚持举一反三,做到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长效监管措施,编实编细救助资金预算,强化经费保障,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从源头防范化解各类违规违纪风险。
(五)聚焦“整体民政”,加强四项联动
1.加强纵向联动。强化对上争取,充分把握国家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争创国家、省级试点。强化对下指导,推动民政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同时总结推广好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上下协同配合,推进全市民政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党建链、业务链、实事链“三链条”联动;全力推动上下同频共振,三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临沂民政工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加强横向联动。强化区域联动,牵头召开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加强鲁南4市在民政工作方面的合作交流。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财政、发改、卫健等部门沟通交流,共同研究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工作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3.加强内部联动。建好用好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乡镇(街道)社工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等场所,统筹社会工作者、民政助理员、养老护理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区工作者等基层服务力量,不断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探索“慈善+民政”“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模式,推动民政服务向系统化、综合化、集约化发展。
4.加强“智慧”联动。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互联网+民政”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持续加强民政领域信息化建设,促进民政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高效。
(六)聚焦“忠诚民政”,强化四个意识
1.强化政治意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常态化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
2.强化大局意识。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找准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工作上贡献民政力量。
3.强化担当意识。弘扬沂蒙精神,组织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齐鲁和谐使者、沂蒙和谐使者先进表率作用,讲好沂蒙故事,推广沂蒙好例,引导党员干部把感悟精神力量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具体行动。敢于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结合“12345•临沂首发”等渠道反馈的问题,着力解决基层民政力量薄弱、民生保障水平偏低、民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长期制约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
4.强化廉洁意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民政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化解,每月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持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自觉主动接受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组监督,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五、工作保障
(一)转变工作作风。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推动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对全市民政系统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慵懒散”等行为,着力解决制约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阻碍干部群众血肉联系、影响民政队伍整体形象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全力营造民政系统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二)加强队伍建设。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健全完善考核激励、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持续加强民政干部能力建设,增强政治素养,提高业务技能,严格依法办事,强化团结协作,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三)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外出学习,寻找差距,取长补短。深入社区服务中心、社工站、未保站、养老机构等基层服务场所和困难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呼声,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困难。
(四)强化督导考核。围绕省对市考核中涉及的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等上级考核,全面梳理指标,建立工作台账,全力抓好落实。抓好对县区的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提速增效。
(五)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内宣外宣并重、传统创新结合”,强化多维联动,积极在国家、省级党报党刊、内部刊物、信息简报讲好新时代沂蒙“民政故事”。